日前,在國家中藥科學監管大會上,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副局長、黨組成員黃璐琦作題為“傳承精華守正創新,推動中醫藥現代化與國際化”的主旨演講。他指出,中醫藥現代化與國際化是中醫藥進步發展的重要標志,是中醫藥發展的規律性體現,是中醫藥學發展的歷史進程。
黃璐琦首先強調,推進中醫藥現代化要以“四個面向”為引領,進行科學選題和任務布局。通過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回答中醫藥關鍵科學問題;面向國家重大需求,破解中醫藥自身發展難題;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充分發揮中醫藥療效優勢;面向經濟主戰場,突破制約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技術瓶頸問題。其中,“中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技術攻關”與中藥科學監管密切相關,要著力推進中藥資源可持續發展與綜合利用、中藥品種的提升與質量保證、中藥新藥的研究開發、中藥生產的智能化以及中藥裝備等核心技術的發展,真正實現讓人民群眾放心吃中藥、吃上好中藥的目標。
“推進中醫藥現代化需要明確如何組織、誰來組織的關鍵問題。”黃璐琦說,青蒿素的研發以及第四次全國中藥資源普查給我們提供了很好的范例。要舉全國之力,把行政力量和技術力量整合起來,集行業內外共同之力聯合攻關。
“推進中醫藥現代化要把握中醫藥發展規律,做到內在式的理解與傳承,以及繼承性創新。”黃璐琦說,中醫藥作為一門實踐性極強的學科,臨床實踐是中醫藥發展的源泉,中醫藥的社會規律以臨床實踐活動為基礎不斷生成、展開和實現。當今世界已迎來第四次工業革命,中國正在大踏步走進新時代,當前時代與傳統農業社會相比,在生產力、生產關系等各個方面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革。中醫藥發展的社會規律中,由中國傳統社會經濟基礎所決定的,與現代生產力水平和經濟基礎不適應的各種因素,都應進行相應的變革,使之適應中國當下社會發展及人民群眾對健康的需求。這就需要從中醫藥發展規律中,提煉出符合現代發展需求并對中醫藥產生過積極意義的內容,加以繼承性創新。一是要深入研究自然規律,運用一切可利用的自然科學最新成果,探明人體生命活動與疾病演變規律,把中醫藥原理療效講清楚、說明白;二是要基于天人合一認識框架,加強對構建框架的中醫藥概念的理解詮釋、演進和更替,為中醫藥發展注入與時俱進的科學內涵;三是要通過師承模式,加強對老一輩專家思想技能的傳承發揚,將師承與院校模式結合,培養不同層次人才,構建規模化中醫藥隊伍;四是要基于臨床實踐,不斷驗證、升華中醫藥知識,形成新的理論,用于指導實踐并繼續接受實踐檢驗,促進理論的不斷發展完善;五是要通過吸收借鑒其他學科科技成果,促進個體化特征的精準醫療和整體效率的辨證論治的有效開展,把治病的人與治人的病有機統一,把門診與病房有機銜接;六是要通過學術爭鳴促進各家學說發展,凝聚學術共識,達成規范標準,促進中醫藥效率醫療的快速發展。
在推動中醫藥國際化方面,黃璐琦指出,首先要在學術界得到國際認可,青蒿素是很好的借鑒;第二要深入一線開展臨床研究,如中國中醫科學院援助柬埔寨中醫醫療隊,開創柬埔寨公立醫院——考斯瑪中柬友誼醫院中醫科;第三要提供援助支持,“我們向世界分享中醫藥抗疫經驗,目前已向150多個國家和地區介紹中醫藥診療方案,選派中醫專家赴29個國家和地區幫助指導抗疫”;第四要加強組織管理,建立合作體系,要有統一的協調步驟,青蒿素的發現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的具體體現;第五要遵照國際標準,融入規范體系,世界衛生組織發布《世界衛生組織中醫藥救治新冠肺炎專家評估會報告》,肯定了中醫藥救治新冠肺炎的安全性、有效性,并鼓勵世界衛生組織成員國考慮中國形成并應用的中西醫結合模式(整合醫學模式);第六要探索建立合作模式,深化國際推廣,“我們采用‘先遣組-短期專家組-長期醫療隊’三步走有序銜接的工作機制,成功向柬埔寨派遣中醫抗疫醫療隊。這是中醫藥助力柬埔寨抗疫邁出的重要一步,將進一步加強中柬兩國抗疫合作,助力打造中柬命運共同體、構建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
內容來源:中國中醫藥報 記者:李娜